11月15日上午,传化化学科研大楼启用仪式暨2018年传化化学集团科技大会在化学集团隆重举行,传化第一位科技人才李盈善教授宣布科研大楼正式启用,化学集团董事长吴建华对科技工作做重要指示,化学集团总裁周家海向大会做了科技工作报告,宋金星等34位个人和 "双亲型三元共聚棉用固色剂开发项目"等39个项目团队受到表彰,多位先进代表上台发言分享经验,还进行了集成产品研发需求及立项管理等两场培训。
周家海在科技工作报告中指出: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客户需求等方面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工作指导思想,即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饱和资源投入、硬件设施完善、变革组织架构、汇聚创新人才、升级管理机制关键技术突破、工艺装备提升、信息技术、数字化1.0升级、创新工作回顾等多个方面,周总全方位多维度地梳理回顾了传化化学科技创新工作,希望化学集团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从而继续指导更多的实践。
他从创新战略、关键技术、人才队伍、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科技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周家海毫不讳言地指出:“面对跨国公司和中小竞争对手的上下夹击,我们原先的优势正在丧失,需要重塑核心竞争力”。
周家海同时对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要求全员紧紧围绕“1+2+3”、以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推动化工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推进创新战略顶层设计,深化技术创新战略路线图。团队协同,由单兵产品开发转向系统模块集成,发挥条线及BU组合竞争优势。着眼全球,转变创新思维,打造二层次人才梯队。战略导向,强化二层次研发体系下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本土,本色,本业” ,扩大创新支持半径,实现国内到国际的突破 。顶层设计,聚焦核心业务发展,谋划化工未来发展新空间。推进研发信息化,完善PLM系统建设,充分挖掘研发数字红利。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智能制造“0” 到“1” 的突破。
他同时要求全体传化化学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本,勇担责任,持续奋斗。
作为先进代表,王小君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匠人匠心,学会对产品精雕细琢,才能找到科技研发的成功之道。
从2007年刚走出校门来到传化,到如今,王小君已是一名带领队伍共同攻关的老传化人。王小君说他始终遵循着“知行合一,得道功成”的理念,也因此获得了不小的收获。“客户的需求就好比是一座山峰,我们到了山脚之后,是否要急于往上攀登?这样的山峰也许是一座浮在水面的冰山。我们只有摸清楚冰山在水下的部分,才能真正理解客户需求,才不至于盲人摸象。”他用一段比喻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庆幸自己加入了传化,让我从事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做自己认为有意义价值的事情。不求尽如人意,但求不忘初心。”王小君感慨地说。
先进代表包界杰则在发言中把科研工作得以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公司和领导重视的基础研究、团队人员并肩作战、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
其实,在传化众多的实验室和优秀的研发者那里,任何人的疑问都可以得到坦率的回答,对方总是知无不言 、毫无保留。因为大家都是传化人。
会上,化学集团董事长吴建华先生简要分析了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中美贸易战、 增长乏力的中国和全球经济、下游的需求不振和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供应波动、正在进入不景气周期的重化工行业、大量被转移至第三国的B端需求,这些对于从事传化化学来说,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
针对这个现实的内外部环境,吴建华提出,传化要始终遵循技术创新导向,全面升级技术创新工作,让它与传化集团新一轮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如何全面升级?
第一是战略导向。化工要对标国际同行的优秀做法,用基础研究来给企业的成色打底,深入研究构效关系。对专用化学品这样一个强调应用的行业,大学科研院所往往研究不深,因为它缺少实践量产的机会。真正强大顶尖的课题成果,往往都是企业科研人员做出来的。第二是客户导向,要深入客户去了解真正的痛点,深入车间,了解需求。第三是技术本身导向:技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未来,我们要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把各个业务板块的研究成果横向打通,形成一个通用性的技术平台,实现共享、交流、提升,打破过去的单打独斗。
吴建华说传化化学已经找到了通向未来的路,指出:在经济形势波谲云诡的2018年即将结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点,化工召集全体科研人员召开这个大会,很及时,也很有寓意。它代表了化工对于未来的信心。过去两年,化工之所以能取得成绩,超越同行,这更表明科技创新正是传化化学在新一轮的战略发展中最重要的引擎。